乾县铁佛寺移动版

主页 > 佛学经典

六祖坛经(20)

曰:无生岂有意耶?

师曰:无意谁当分别?

曰:分别亦非意。

师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时称为真觉焉。

7-35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

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

隍曰:入定。

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

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

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7-36

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

策云:我师曹溪六祖。

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

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7-37

隍闻是说,径来谒师。

师问云:仁者何来?

隍具述前缘。

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具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

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7-38

一僧问师曰:黄梅意旨,甚么人得?

师云:会佛法人得。

僧云:和尚还得否?

师云:我不会佛法。

7-39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

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

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曰:善塑。

师正色曰:汝试塑看。

辩罔措。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

7-40

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