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答问 1(4)
时间:2025-01-01 15:48 来源:未知 作者:赵朴初老居士 点击:次
23.问:什么叫做‘涅槃’? 答:现在暂不详细解答,这里可简单解释为‘逝世’。 24.问:佛涅槃前后的情形是怎样? 答:佛在毗舍离城的时候,已经有了重病,在那里度过雨季后,偕弟子们向西北走去,路上受了铁匠纯陀(Cunda)供献的食品,病更加剧。最后走到拘尸那伽一条河边,洗了澡,在一处四方各有两棵娑罗树的中间安置了绳床,枕著右手侧身卧著。后来所有卧佛像(即佛涅槃像)都是这样的姿式。佛告知弟子们将要涅槃,弟子都守候著。夜间有婆罗门学者须跋陀罗(Subhadda)去见佛,阿难陀想挡住他,佛知道了,唤他到床前为他说法,于是须跋陀罗成了佛的最后的弟子。佛在毗舍离临出发前和在途中为弟子们作了多次的教诲,到了那天半夜逝世前又最后嘱咐弟子不要以为失了导师,应当以法为师,要努力精进,不要放逸。佛逝世后,遗体举行火化。摩揭陀国人和释迦族等八国将佛的舍利分为八份,各在他们的本土上建塔安奉。其中摩揭陀国安奉在菩提伽耶的一份,到西元前三世纪,被阿育王取出,分成许多份送到各地建塔。1898年,考古家在尼泊尔南境发掘迦毗罗国故址,发现一舍利塔,塔内藏有石瓶石函等物;有一瓶放在铁和水晶层迭的函内,里面有黄金花,花上安放著佛骨。从函上刻的文字知道这就是释迦族供养的佛的舍利。 25.问:舍利是什么? 答:舍利(Sarira)就是遗体,但这个名称一般只用于佛和有德行的出家人的遗体。 26.问:塔是作什么用的? 答:‘塔’又称‘塔波’,是梵语St[pa (P. Th[pa)省略的音译,完整的音译是‘窣堵波’,意义是‘高显’或‘坟’。塔一般是藏舍利的。也有不藏舍利而作为标帜纪念之用的。 27.问:佛涅槃的年代,有没有不同的计算? 答:关于佛涅槃的年代,东南亚佛教徒一般认为是西元前545年,所以1956年和1957年各国都举行佛涅槃二千五百年盛大纪念。我国关于佛涅槃年代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一般公认的年代是西元前486年,与南传佛历相差59年。 28.问:佛的涅槃日是哪一天? 答:我国一般认为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佛涅槃日,四月初八日是佛诞生日,十二月初八日是佛成道日。南方各国则以西历五月月圆日 (相当于我国农历四月十五日) 为佛节日 (Vesqkhq),认为佛诞生、成道、涅槃都在这一天。 29.问:听了上面的谈话,对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事迹已经有了轮廓的了解。现在想请你谈一谈当时佛教创立的历史背景。 答:这是一个较难的问题,因为第一关于印度古代历史资料缺乏,第二我自己在这方面少研究。但是我仍然愿意将一些我所知道的材料和所想到的线索,提供你参考、研究和判断。 30.问:很好。我认为,任何宗教和思想都是历史的产物,能够了解一些当时社会的情况,是有助于对佛教的了解的。希望你就几个主要的问题谈一谈,能说明一个大概就行了。 答:先从当时的形势谈起吧。你知道古代印度曾经有一个区域叫做‘中国’吗? 31.问:这倒不知道。那是在印度的什么地区? 答:大约三千五百年到四千年前,雅利安(Qrya)人逐渐由中亚细亚进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那里的土著民族,并且吸收了他们的文明,在那里定居下来,建立了好些国家,因此长期成为雅利安人政治文化的中心(也就是婆罗门文明的中心),当时那个地区被称为‘中国’(Madhya Desa)。至于东方和南方的恒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则被称为是化外的‘边地’。但是到了释迦牟尼时代,形势有了很大的改变。原来‘中国’地方的国家已经开始衰落,而东南边地的国家则勃然兴起。释迦牟尼居住最久、教化最盛的摩揭陀国就是当时新兴的霸国。这时候,文明的中心已经转移到摩揭陀国的王舍城,拘萨罗国的舍卫城,跋耆国的毗舍离城等新都市,其中王舍城尤为重要。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及解译
- 下一篇:佛学常识答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