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杀放生文(3)
时间:2024-01-22 09:04 来源:未知 作者:明古杭云栖寺沙门 点击:次
畏死之猿者:楚王与养由基出猎,遇猿,令射之。猿望 见由基,即泪下。盖猿臂柔捷,能接飞矢,由基神射,矢到 之处,臂不及接,知其必死而悲也。此证上文魂胆飞扬意。 恃我强而凌彼弱,理恐非宜;食他肉而补己身,心将安 忍? 观上二事,则知杀生甚所不应。且世人谓禽兽之肉,人 所应食,不知皆是强凌弱耳。不然,猛虎食人,亦将曰人之肉,虎所应食乎?螳螂食蝉,雀食螳螂,鹰鹯食雀,弱之肉, 强之食,此理甚明,当不疑也。又世人谓蔬食者瘠,肉食者肥。为肥己身,不念他苦,人心安在哉! 由是昊天垂悯,古圣行仁。 由世迷故,杀气动天,而天本好生,常示下民。下民不 知,是以杀生太重,则雨旸不时,刀兵灾起。人修善事,则 年岁丰登,海宇宁谧。世人杀生,是逆天也。古之圣人,因 此上顺天心,下悲物命,行仁救济。事见下文。 解网著于成汤,畜鱼兴于子产。
解网者:商王成汤出遇猎人布四面网,祝曰:“从天来者,从地来者,从四方来者,皆入吾网。”汤为解三面,止留其一,改祝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上者上,欲下者下,不用命者乃入吾网。” 畜鱼者:郑大夫子产,人有馈之生鱼者,子产不食,令 校人畜之池中。观此二事,则知放生非独佛教,儒中君子无 不奉行。 圣哉流水,润枯槁以囊泉;悲矣释迦,代危亡而割肉。 囊泉者:《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出见十千游鱼,困涸水中,将欲危毙。用象囊水,倾注得全,复为说法。鱼命过, 皆生天上。 割肉者:释迦牟尼佛往昔为菩萨时,遇鹰逐鸽,鸽见菩萨,投身避难。鹰语菩萨:“尔欲救鸽,奈何令我饥饿而死?”菩萨问鹰:“汝须何食?”鹰答食肉。菩萨割臂肉偿之。鹰欲肉与鸽等,菩萨割肉,弥割弥轻,至肉将尽,不能等鸽。鹰问生悔恨否?菩萨答言:“吾无一念悔恨,若此语不虚,当令吾肉生长如故!”立誓愿已,身肉如故。鹰化天帝身,空中礼拜赞叹。 天台智者,凿放生之池;大树仙人,护栖身之鸟。 凿池者:天台智者大师,讳智顗,隋炀帝号为智者,曾 凿池劝人放生。又不但智者,古来多有此事。今西湖亦古放 生池也,世远人亡,时更法坏,渔火星飞于水面矣,悲夫! 护鸟者:古有仙人,常坐一大树下,思禅入定。有鸟栖 其怀中,恐惊鸟故,跏趺不动,候鸟别栖,然后出定。慈物 之心一至于是。 赎鳞虫而得度,寿禅师之遗爱犹存;救龙子而传方,孙 真人之慈风未泯。 赎鳞虫者:永明大师,讳延寿。吴越王镇杭,师为余杭 县库吏,屡以库钱买鱼虾等物放之,后坐监守自盗,法当弃
市。王颇知其放生也,谕行刑者观其辞色以覆。师临死地, 面无戚容。人怪之,师曰:“吾于库钱毫无私用,尽买放生命,莫知其数。今死,径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亦乐乎!”王闻而释之。乃出家为僧,修禅礼忏,得无碍辩才。师涅槃后, 有僧入冥,见阎罗王时时出座礼一僧像。问之,则阳间永明寿禅师也,已生西方上品上生。王敬其德,故时礼耳。 救龙子者:孙真人未得仙时,出遇村童擒一蛇,困惫将 死,真人买放水中。后默坐间,一青衣来请,随而赴之,至一公府,则世所谓水晶宫也。王者延置上座,曰:“小儿昨者出游,非先生则几死矣!”设宴毕,出种种珍宝为谢。真人辞不受,曰:“吾闻龙宫多秘方,传吾救世,贤于金玉多矣。”王遂出玉笈三十六方。真人由此医术弥精,后证仙品。 一活蚁也,沙弥易短命为长年,书生易卑名为上第。一 放龟也,毛宝以临危而脱难,孔愉以微职而封侯。 活蚁二事:一短命长年者,昔有沙弥侍一尊宿,尊宿知沙弥七日命尽,令还家省母,嘱云八日当返,欲其终于家也。 八日返,师怪之,入三昧勘其事。乃还家时路见群蚁困水, 作桥渡之,蚁得不死,由此高寿。二卑名上第者,宋郊、宋祁兄弟也,俱应试。郊尝见群蚁为水所浸,编竹桥渡之。时有胡僧睹其貌,惊曰:“公似曾活数百万命者。”郊对:“贫儒何力致此?”僧云:“不然,凡有生者皆命也。”郊以活蚁对。僧云:“是已,公弟当大魁多士,然公亦不出弟下。”后唱名,祁果首选。朝廷谓不可以弟先兄,改祁第十,以郊为第一。始信僧言不妄云。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戒杀护生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