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铁佛寺移动版

主页 > 佛学入门

觉海慈航(16)

念佛的人,长年蔬食,以豆类、青菜、瓜果为主要副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诵经念佛可以澄清杂念,制心一处,礼佛拜经可以运动肢体,活络筋骨,理顺呼吸,慈悲为怀、仁善柔和、乐观豁达,专志净土,精神有所寄托,可以保持情绪恬淡宁静。以上种种能确保健康安乐,延年益寿。即使偶或患病,也能「乐天安命」听凭医药治疗,不会有深切忧虑和惶惑不安,加重病情,增长病苦。

念佛的人,由于万念归一,锻炼成思想能随时集中专一,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能集中思想,专心致志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功效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问:是的,烦恼苦闷是人所常有,病痛祸患也是在所难免。这些都是人生中的一大问题。人之所以不能获致福寿康宁也是由于这些问题不能解决,你所说的,确能解除一部份问题,不知还有其它利益吗?

答:上面我所说的几点,还只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思量得到的。念佛的好处,是无穷无尽的,如能真诚恳切持续念佛,还能获得不可思议的,为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种种好处呢。

俗话说的,「吉祥如意,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在佛教徒看来,并不是不能兑现的祝愿。念佛的人是经常能遇到这种不可思议的情况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能得到称心如意,没有烦恼牵缠的吉利事,偶然遇到凶险董事会,无意中也会得到解救。

还有,「好人相逢,恶人远离。」也是能实现的。他们所经常聚首的会都是善良的人,并能受到人们的爱护和尊敬。过去仇怨的人,在各种机缘下,会不知不觉地远离开去,或者化敌为友,重新和好。

再有,「业消智朗」和「福至心灵」。这「智」和「灵」在学佛者的临事接物中,会自然产生,他自己还不知道是从哪里学来的呢。这又是不可理解,不可思议的。

由于念佛的人心地清净,容易和佛菩萨感应道交,因此,凡有所求,无不得到不可思议的灵感,随其所愿,圆满成就。不过,真正念佛求往生的人,是不会刻意去求名利享乐等虚幻的世俗事的。若是为了贪求现前利益而去念佛,虽有利益,随得随失,如竹篮盛水不能积聚。

这些不可思议的灵感事相,是说不尽的,只有当你念佛到了一定程度,自能亲身体会到的。

(十) 余话

问:承你详细指教,现在我对修佛法能获得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的道理,比较了解了一些。过去我听人说,佛教的消极的,是教人遁入空门,谢绝世事的。原来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佛教有消极的一面,就是要把名利看的穿想得透,不有孜孜去求名求利,求个人的生活享受;而它更重要的是积极的一面,就是你曾经告诉我的,经中所说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须要广行「四摄」「六度」,为国家、为人民多作好事。对吗?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佛教,我想再看几本别的书籍,不知什么书容易看?

答:可以看《佛教是精神和特色》、《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佛七讲话》、《正信的佛教》、《寺院巡礼》等书。如果再想多看,可以找些对佛学有研究,对佛法有修持的人,请他指导你应该看什么书。若是自己胡乱去看,恐怕看了不合适的书,反而无益而有害的。其实,你能把这本小册子看懂了,记住了,照上面所说的去修行,保管你一定往生的。

问:听说有人能架鸾扶乩的,他们请来降坛的,不是神仙就是佛菩萨,那么,照着坛上的教训学道,不是更可靠些吗?

答:我说自己胡乱看书,无益而有害,就是为的这个。乩坛上录下来,编辑成书的,所谓「教训」,多半是一些有灵气的鬼假托着仙佛的名字来降坛胡说的。他们灵气的大小不同,所以有的俗滥不堪,叫人看了作呕;有的能舞文弄墨作诗作词。他们说的话表面上虽都是劝人为善,但和佛所说的道理却不一样。相信他们的话,至多不过得一点人天福报,至于要脱离轮回,超生极乐,应该彻底听佛的教导。一切旁门外道和沙盘上抄录下来的得书籍都看不得。一般见识浅薄的人看见都有佛菩萨的名字,便当作真正的佛学书籍来看,那就上当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