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答问 2(16)
时间:2025-01-01 15:49 来源:未知 作者:赵朴初老居士 点击:次
43.问:汉译三藏有多少卷? 答:有1,692部,共6,241卷,此外中国学者撰述收入藏内的有一千多卷。明代嘉兴版大藏经又收集中国学者撰述5,600卷编为续藏。近代日本也编印续藏,收集的也都是中国撰述的,共1,750部,7,140卷。 44.问:汉文大藏经有多少版本? 答:我国第一次刻本汉文大藏经是西元971年宋开宝四年刻本。在此以后,历宋、辽、金、元、明、清几个朝代,一千年之间先后有二十余次刻本。1936年在山西赵城县广胜寺发现金代(西元十二世纪)刻本大藏经,因此称为赵城藏。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企图劫走这部法宝,为八路军抢救,牺牲了八位战士,才保护下来。这部经现藏在北京图书馆。西安开元、卧龙寺藏有宋刻(西元十二世纪)碛砂板藏经,近代有影印本。明代政府刻的南本大藏经(1372年开始在南京刻的)和北本大藏经(1410年开始在北京刻的),还有万历年间刻的方册大藏经(通称嘉兴藏)现在还有留存。清代雍正、乾隆年间(1735-1738)刻的大藏经(通称龙藏) ,尚有经板留存。我国敦煌石窟所藏晋、魏、隋、唐人的写经,自二十世纪初被发现后,很大部分被盗劫到国外,都是贵重的法宝,北京图书馆还藏有八千多卷。我国还有很多石刻佛经,最重要是房山县石经山上的石经。那是西元七世纪初我国隋代静琬法师开始刻的,一直继续了千年之久。所刻经版,封存在九个石洞里,和埋藏在塔下。1956年,中国佛教协会在政府支持下,费了两年时间,将那里的经版全部取出拓印了七份,现正在整理和研究中,计刻经一千余部,近三千五百卷;并考证发现辽刻石经是以《契丹藏》为底本,也就是久已失传的《契丹藏》的复刻。房山石经是一部稀有的法宝。 45.问:藏文大藏经内容请介绍一下。 答:藏文大藏经分两部分:(1)正藏,名‘甘珠尔’ ,‘甘’的意思是‘言教’,‘珠尔’是翻译,就是言教的翻译,包括经和律,因为经和律都是佛的言教;(2)副藏,名‘丹珠尔’,‘丹’的意思是论著,就是论著的翻译。甘珠尔共1,108部;丹珠尔共3,459部。 46.问:藏文大藏经有无刻本? 答:西元十二世纪元代初年在奈塘刻的大藏,称为奈塘版,是第一次刻本。十五、六世纪明代曾翻刻过两次。十七世纪清康熙、雍正年间在北京翻刻一次,称为北京版,同时西康等地又各翻刻为德格版、卓尼版等。西藏在雍正八年到十年重刻奈塘新版,大体与北京版一致而增订其未尽善之处。约在1921年间十三世达籁喇嘛重刻大藏经,称拉萨版。最近日本印行的西藏大藏经,就是北京版的影印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