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铁佛寺移动版

主页 > 佛学基础

佛学常识答问 3(12)

38.问:关于僧人生活习惯的问题,已经知道了一些了。现在想请你谈一谈佛陀时代僧伽中一些主要的人物。请问释迦牟尼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有哪些人?

答:有十大弟子:舍利弗(Sqriputta),目犍连□(Moggallqna)□、摩诃迦叶(Mahqkassapa)、须菩提(Subh[ti)、富楼那(Purqna)、摩诃迦旃延(Mahqkaccqna)、阿那律(Anuruddha)、优波离(Upqli)、罗睺罗(Rqhula)和阿难陀(Qnanda)。这十大弟子各有特长,其中如舍利弗被称为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舍利弗、目犍连二人最为佛所器重,是僧众的上首,他们都在佛涅槃前逝世。佛涅槃后,代佛统率大众的是摩诃迦叶,其后是阿难陀。

39.问:一般佛寺中,立在释迦牟尼像旁有两位比丘像,他们是谁?

答:有一老一少的像,老的摩诃迦叶,少的是阿难陀。也有两比丘像是年龄相若的,则是舍利弗和目犍连。这种像只是我国汉族佛寺中有的,南方国家的佛寺一般只供释迦牟尼佛像,供弟子像的很少。

40.问:佛的弟子中有什么遗迹留存吗?

答:1851年英国人孔宁汉(当时的印度考古局长)在印度孟买东北五百四十九英里一个名叫山奇(Sanchi)地方,对那里的几座古塔进行发掘。在一座塔里面,掘得两个大石函,函盖上分别刻著舍利弗和目犍连的名字,里面藏著他们两位的灵骨。这两份灵骨被英国人劫走,存置在伦敦维多利亚爱尔保博物馆。印度独立后,才向英国交涉取回,现仍供在山奇。山奇这个地方过去不甚知名,但是近代发现很丰富的佛教文物。西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所造的大塔仍然完整的存在,据说是他所造的八万四千塔中唯一的留存的一座。塔的四面各有雕刻的石门,极为精美。由于许多宝贵的古迹,特别是由于两位大阿罗汉舍利的发现,山奇现在已经成为印度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

41.问:汉族佛寺中常见到十八罗汉像,那是什么人?

答:应当是十六罗汉(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又称十六尊者)。据经典说,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付,不入涅槃。西元二世纪时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中,更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住的地区。这部书由玄奘法师译出之后,十六罗汉便普遍受到我国佛教徒的尊敬。到五代时,绘图雕刻日益普遍起来,后来画家画成了十八罗汉,推测画家原意可能是把《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和译者玄奘也画在一起。但后人标出罗汉名字时,误将庆友列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又重覆了第一位阿罗汉的名字成为第十八位。虽然宋代便已经有人指出了错误,但因为绘画题赞的人有的是名书画家和文学家,如贯休、苏东坡、赵松雪等人,所以十八罗汉便很容易地在我国流传开来。

42.问:我国许多佛寺中有五百罗汉像,他们是什么人?

答:印度古代惯用‘五百’、‘八万四千’等来形容众多的意思,和我国古人用‘三’或‘九’来表示多数很相像。五百比丘、五百弟子、五百阿罗汉,在佛教经典中固然是常见的,但并不意味著是固定的数字。可是随著十六罗汉的崇奉,五百罗汉像也便在五代时期见于绘画和雕塑,不久便有许多寺庙建立了五百罗汉堂。后人又附会地列举五百罗汉的名字,其实都是没有根据的。至于近代某些寺院中塑造的五百罗汉像,许多形象都是出自匠人的臆造,或者采自神话小说,以至流于怪诞,失去了佛的出家弟子应有的合乎戒律的威仪。

43.问:佛教寺庙中有许多菩萨像,他们是什么人?

答:汉族寺庙中供的菩萨像,主要的是文殊师利(Maju1r]) 、普贤(Samantabhadra) 、观世音(Avalokite1vara) 、地藏(K2itigarbha) 。

44.问:你前面不是说过,任何志愿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人都可称为菩萨,为什么这些菩萨被当做神一般地崇拜呢?

答:志愿自度度他、自觉觉他,叫做发大心,又叫做发菩提心。初发大心的人固然也可以称为菩萨,但没有得到实证以前仍然是在凡夫的地位。发了大心,依照戒定慧三学修习,实行六度四摄,经过无数生死,最后才能成为佛果,其间有三贤十地五十二位等阶梯。文殊师利等是居于菩萨的极地的,是等觉位菩萨。大乘经典特别称道文殊师利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世音的大悲、地藏的大愿,所以这四大菩萨特别受到教徒的崇敬。我国五台山被认为是文殊师利的道场,峨嵋山是普贤的道场,普陀山是观世音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的道场,称为四大名山。由此可以看出四大菩萨在我国佛教徒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