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答问 3(6)
时间:2025-01-01 15:5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答:僧是僧伽的简称,它的字义就是‘大众’。僧伽是出家佛教徒的团体,至少要有四个人以上才能组成僧伽。所以一个人不能称僧伽,只能称僧人,正如一个兵士不能称军,只能称军人一样。出家男女二众都在僧伽之内,都能称僧人。把‘僧’和‘尼’作为男女的区别,是错误的。至于‘尼’字是从沙弥尼、比丘尼的字尾而来的,是汉族对出家女众的简称。还有在尼字下加上姑字的,则是习俗的称呼。 18.问:什么叫做法师? 答:法师(Dhammqcariya)本是一种学位的称号,要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才能称法师,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的。还有较高的学位,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Suttqcariya),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Vinayqcariya),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Abhidhammqcariya)□。更高的是三藏法师(Tipiwakqcariya),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如唐代玄奘、义净都受到这个称号。 19.问:什么叫活佛? 答:蒙藏佛教对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称为‘朱毕古’(藏语)或‘呼毕勒罕’(蒙语)。这个字的意义就是‘转世者’或‘化身’ 。‘活佛’乃是汉族地区的人对他们习俗的称呼,这可能与明朝皇帝封当时西藏地方掌政的噶举派法王为‘西天大善自在佛’和清朝皇帝给达籁的封号也沿用了这一头衔多少有些关系,这种封号和称号在佛教教义上都是说不通的,其实蒙藏佛教中并没有‘活佛’这个名词。又傣族佛教比丘被称为‘佛爷’,这也是汉人习俗上错叫出来的,他们自己并没有这种称呼。 20.问:什么叫做僧王? 答:有些国家如泰国等,全国选出一位僧伽的领袖叫做僧王(Sangha-rqja) 。在斯里兰卡则每一僧派选出一位‘大导师’(Mahq-nqyaka),每一省或一市选出一位导师(Nqyaka)。僧王或大导师管理全国的僧务,导师管理地方的僧务。 21.问:为什么出家佛教徒要有僧伽这样的教团? 答:对个人来说,为了在学修上和生活上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出家人必须过僧伽的团体生活。对整个佛教来说,要有出家佛教徒组织的教团来担负起‘住持佛法’的责 任。僧伽所以被称为三宝之一,就是因为它在佛教事业中的重要性。 22.问:僧伽的组织有没有什么原则和制度? 答:有六项原则,就是‘六和’:戒和、见和、利和、身和、口和、意和。简单地解释一下:和就是和谐一致的意思,遵守共同的戒律(戒和),见解一致的共同修学(见和),平等受用合法的财物(利和),生活上互相照顾(身和),言语上互相劝善止过(口和),思想上彼此友爱敬重(意和),通过这六项来达到僧伽中的和谐一致。为了实现六和的原则,佛陀曾经为僧伽制定了许多制度。 23.问:有哪些重要的制度? 答:最重要的是‘羯磨’(Kamma)制度。羯磨本是办事的意思,但僧伽中办事的方法是通过会议,所以它的完整的意思就是‘会议办事’。比方有什么事情要办,要一定地界内全体僧众集会讨论决定,因事因病不能参加的人必须委托别人代为请假,并表示愿意接受大众的决定。会议开始前,执 行主席(羯磨师)询问僧众是否已经齐集,是否有未受戒的人在场。知道僧众已经到齐,外人已经出场后,然后开会。首先报告开会目的,提出议案,大众讨论,做出决定。表决的方式,一般是口头问答,征求同意,同意的不说话,不同意的表示意见,如果大家都不说话,便是通过。有一种事经过这样一次征问,便作决定;有一种较重要的事要经过两次征问,才作决定;有一种更重要的事(如授戒,或给某人以处分)要经过三次征问,才作决定。最后执行主席说:‘僧人默然汝,是事如是持’(既然大众都没有意见发表,这件事就是这样办了)。另外还有一种表决方式,就是投筹(用有颜色的竹筹表示可否,等于投票)。关于这些,佛教典籍中有详细规定。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会议法,可以说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的创造和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