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答问 4(7)
时间:2025-01-01 15:52 来源:未知 作者:赵朴初老居士 点击:次
18.问:阿育王之后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答:阿育王大弘佛法后,三百年中,佛教在中亚各国获得坚固的根据地,更向东发展而传来中国,流布地域日见推广。但是在印度境内,佛教却遭遇了厄运。阿育王逝世后不到五十年,孔雀王朝为巽伽王朝所代替。受到婆罗门国师的助力而篡得王位的富奢蜜多罗王崇拜婆罗门而严厉地排斥佛教,毁坏塔寺,杀戮僧众,使印度佛教一时陷于黑暗的时代。幸而巽伽王朝的统治权力仅限于中印度,他的排佛运动没有波及到南印度与西北印度。当时佛教徒多避难于西北,也有逃到南方的,因而促进了北方佛教的兴盛,和南方佛教的发展。当时统治北印度的是大夏国弥兰陀王(希腊族),弥兰陀受了那先比丘的教化归依了佛教。至今传存著他和那先比丘关于佛教的问答,汉文译本称《那先比丘经》,巴利文本称为《弥兰陀问经》。大家都知道的犍陀罗佛教美术,就是从这时候开始逐渐兴起的。 19.问:当时南方佛教的情况怎样? 答:关于当时南方佛教情况,缺乏资料。可以知道的是:由于阿育王派到南印度去传教的是大众部僧众,所以大众部学说在南方盛行而为兴起于南方的达罗维荼民族所接受。达罗维荼人建立的案达罗国在西元前28年灭了中印度的康发王朝(巽伽王朝的后一朝代)而并有其土地。此后,中印度的佛教似乎稍稍有了起色。与案达罗人入主中印度同时,大月支人灭了西北印度的大夏王朝而创立贵霜王朝,印度历史自此进入南北朝时代,直到西元四世纪笈多王朝时才再统一。在此时期中,南朝佛教情况很难知道其详,北朝佛教则在西元二世纪迦腻色迦王(Kani1ka)时期最为兴盛。 20.问:迦腻色迦是怎样的人物? 答:关于迦腻色迦的事迹很少有纪载,但是在护持佛教方面,他有阿育王第二之称。据说他从前也像阿育王初期那样多所杀伐,后来得到胁比丘(Pqr1va)的教化,归依佛教。从遗迹看来,迦腻色迦时代建造的塔寺和佛像很多,而且在艺术上有很大发展。如在佛塔的形式方面,改变了印度向来的复钵式,而创建了五层楼阁式的佛塔;在造像艺术方面,参酌希腊、印度两地不同形式而自成风格,使犍陀罗佛教美术发展到高峰。迦腻色迦王又由中印度罗致当时佛教大文学家马鸣(Assaghosa)到迦湿弥罗(Kasm]ra),使佛教文学获得辉煌的发达。从这些事实中可以想见佛教在这时代兴盛的情况。迦腻色迦王对佛教贡献最大的就是在他发起和护持下举行了一次重要的结集。相传他曾向一些人询问教理,所得到的解答各有不同。他感到学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依从胁比丘的指导,招集世友(Vasumitta)以下的硕学比丘五百人在迦湿弥罗纂辑三藏,并加以编述注释,共三十万颂,九百多万言,历时十二年方始完成。其中一部分就是《大毗婆沙论》,是属于说一切有部的一部重要的巨著,我国有新旧两种译本。 21.问:这时期,除了有部得到提倡弘扬之外,其他部派的情况怎样? 答:当时迦湿弥罗地区,有部最为兴盛,但其他各部派也都很发达。与大众部有关而和有部对立的大乘思想这时流行于印度各地,在思想界中有著广泛的影响。迦腻色迦王所尊事的马鸣就是一个具有大乘思想的人。这时期可以说是大乘学说经过长期酝酿而趋于成熟的时期,但是大乘佛教的大兴,还有待于稍后一个时期的龙树大师。 22.问:龙树是怎样一个人? 答:龙树(Nqgqrjuna)是西元二、三世纪间的南印度人,原来是一个婆罗门学者,后来归依佛教,出家受戒,在雪山从一位老比丘受到大乘经典,由此智慧无碍。当时许多哲学家们都被他的雄辩所折伏。他感到所读到的佛经虽然深妙,但是道理还有未尽发挥的,随后又从别处得到许多大乘经典,他便造了许多论著以阐明发挥经义。他的学说迅速地流布印度各地,从此大乘佛教便大为兴盛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