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铁佛寺移动版

主页 > 佛学基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及解译(12)

这个时候,无尽意菩萨听完释迦牟佛的开示,马上领悟 而发出清净无私的大菩提心。于是他马上站起来,告诉释迦 牟尼佛。世尊,我从现在起,(现在起就是当下之意)听完

您的开示之后,立刻发出大菩提心。

大家要记得,这不是隔几天才发出来的,也不是等退休 后,无忧无虑之后,才发出这利益众生的慈悲心,也不是说 等孩子长大了,再发大菩提心,绝对不是,是听完普门品的 讲经之后,马上、立即、当下的发出,你慢了几天都不对, 慢了几天发出就代表智慧悟性不够,是当下的心领神会、是当下的道感神交,当下发出觉醒的愿力,这也代表即时行愿。

于是无尽意菩萨当众解下颈部、身上贵重的珠宝完全献 给观世音菩萨。这里所说的珍宝璎珞,代表无尽意菩萨身、 口、意的心,在这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外在的珍宝,一种是 内在身、 口、意清净的心。清净的心价值百千两金啊!这地 方就是在诠释无尽意菩萨听完释迦牟尼佛开示观世音菩萨 成就的因缘,实际上他了解释迦牟尼佛只是在诠释自己内心

无量无边的慈悲喜舍之心,应化在人间世界的一种形容。

所以,十方三世诸佛都是释迦牟尼佛口中所讲出来的, 释迦牟尼佛在开示观世音菩萨的成就因缘时,就是在诠释他 内心所印证到宇宙天地间的慈悲喜舍。无尽意菩萨因为“当 下 ”就发下愿力,而成就了十方三世人天供养的大阿罗汉果 位,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力。很多人听完以后,只是想 一下子而已,有些人等退休以后,有些人等孩子长大以后, 这样的领悟永远都没办法让你现今世得到八地以上,永不退转,不受到五蕴迷障逼迫的菩萨果位。

所以法师经常跟每位学员讲,不学佛则已,要学佛的话 一定要爬上这根竹竿的顶端,一定要得到八十分以上,若不 能得到八十分以上的悟境,你还是一样继续迷迷糊糊地,流 转轮回在六道生死苦海中。如果说每一位追求佛法、真理、 智慧的正信佛教徒,能够和无尽意菩萨一样,听过佛陀开示 之后,立刻用自己清净的身、 口、意当下去实践力行,慈悲喜舍的作为,这样就能成就释迦牟尼佛的大爱,这种大爱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功德。

而身、 口、意的供养就是法施,刚才讲过法施是人天世 界最大的功德,是将自己的生命,毫不保留的奉献在传播佛 法、真理、智慧上,来接受真理的光明,点亮所有众生的心 灯,这就是一灯引千灯的含意。这心灯也可以解释为发出实 践力行的心灯,这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最大的主旨,也是让 众生从内心里发出大菩提心的心灯,来传播真理、宏扬佛法, 并以了生脱死、即身成就,为我们生命最大的功课、最大的 目标,这才是真正自利、利他的大丈夫作为,故祖师云:“人生最大一事为生死大事 ”,也就是指生觉、死迷。

这时无尽意菩萨告诉在法会现场的观世音菩萨说:“仁 者,请接受法施珍宝璎珞,请接受我的身口意、清净的菩提 心。 ”他做出了一个生命中最大的奉献,但观世音菩萨不敢 接受无尽意菩萨的供养。这里释迦牟尼佛开始诠释,佛教团 体的伦理,因为在很多佛教团体中,为了利益和私心而在承 办佛事会务时,互相争功诿过,为求自己的表现,而踩在所 有人的头上往上爬,要不然就摆出一付道貌岸然的样子,开 口闭口就觉得自己很清高,目空一切,贡高我慢,盛气凌人, 完全失去佛教徒以心为粮食的锻炼,那些世俗不成熟的作 为,都不是真正发出菩提心的人,只不过他们将世俗的习性, 将人间世界的恶劣习性带到清净的教团里,教团就是佛教团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