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及解译(8)
时间:2024-03-31 20:0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观世音菩萨的威神之力就在大自然中应化示现,用牺 牲、奉献的智慧心量去渡化声闻罗汉,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 观世音之所以能够闻声救苦就是因为大慈大悲的精神和宇 宙中的大爱一样。宇宙中的空气、阳光、水一样遍布大地, 绝不会因为情绪上有所变化,阳光就不照射人间了;也不会 因为今天老天爷不高兴,所以就不下雨了,大自然的法则是 不会受到情绪干扰和影响,所有的日月星辰都是三世恒常不断地运转,这就是一种无缘大慈,这就是宇宙中的同体大悲。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 ”这是在指修持清净梵行,断除欲 念,远离爱恨情仇之人,具有人天第一福报和智慧。妙法莲 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主要是在强调以佛渡佛,绝不是以 佛来渡众生,这点大家一定要记得。所以法师每次都会告诉来佛堂上课的菩萨们,只有佛才会来念佛,众生是不会走入 佛堂来学佛的,每一个走入佛堂学佛的人,都是内心显露佛 性才会走入佛堂来的,大家只是暂时失去了信心的能量而 已,法师不断地调教大家要恢复信心,一定要相信自己本来就具足宇宙所有的能量。 所以,众生为了生脱死、即身成就,而来亲近佛堂学习 佛法,来传播佛法、真理、智慧利益所有众生。这就是说, 如果你没有办法达成引渡众生的目标,至少也可以先渡好自 己,让自己能够超越生死苦海解脱痛苦烦恼,这种小乘罗汉 的修法,因为只顾到自己了生脱死(了生脱死乃指能够降服 自己的七情六欲,能觉醒利他的生命状态,称之为生;而颠 倒自私的生命状态称之为死。)了生脱死是希望全人类都能 了生脱死,而不是只有自己而已,但是你能让自己了生脱死,这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力。 所以,大乘佛法之所以为大乘佛法,是因为能对人间世 界不断地付出心力,能够利益众生,他的心量比较大,能够 利益比较多人,所以称其为大乘。小乘因为心量比较小,只 追求自己了生脱死,而不去理会众生的痛苦沉沦。所以佛法、 真理、智慧的水,释迦牟尼佛同时给大家喝,全部都是一样 的水,没有大乘小乘之分,这完全在于每一位来学佛修法的 人,当下的心是处在什么样的心境,他的心量是大是小而来决定大乘和小乘之分。 再次强调,佛法是没有什么分别的,大乘小乘的分别不 是在佛法本身,而是在于众生内在的心量大小问题;因为所 做所为皆从你能利益多少人来作评断。这个价值观,完全取 决于利他主义,你能利益越多人就表示你拥有清净广大的心 量和智慧,如果是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他怎么利益也只是在 利益他自己啊。小智慧的人只能利益十个人而已,大智慧者 能利益二千三百万人,这才是真正大乘的利他主义。所以佛陀强调,没有智慧毫无功德可言。 所有学佛修行的作为,都能称之为“开悟 ”的状态,开 启自己内心清净的智慧,但若要开悟的唯一条件就是“发菩 提心 ”,很多人以为有钱有势,才能发菩提心,这是不对的, 只要愿意用清净的心来修法学佛,来开启内在清净智慧,甚 至于实践力行,奉行真理、传播真理,这些实际的行为就叫做发菩提心,也是人世间至极的善行。 这个时候释迦佛陀继续对无尽意菩萨开示说道:“应以 帝释天得度者 ”,这帝释天,就是在形容心境处在人天界最 尊贵的人,因为内心信仰真理,所以他能将一切的福报来施 予众生,所以不会受到无知业障的迫害,而人类的最大业障 就是来自无知的束缚,所以帝释天永远不会退却,是能够拥 护佛法,真理心境的人。观世音菩萨(慈悲喜舍的精神形容) 就会用帝释天身的心境智慧来为其说法,让它得到更上一层的成就。 (责任编辑:admin) |